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孙道峰教授团队连续发表四篇SCI封面文章
发布人:张锋  发布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2413

【本站讯】近期,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孙道峰教授带领的功能多孔材料科研团队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Communication,CrystEngComn和Analytical Methods化学类期刊连续发表四篇封面论文,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均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孙道峰教授团队围绕环境和能源相关的科学问题,以材料的性能为导向,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研究主体,该材料是由无机金属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它既不同于传统无机多孔材料,也不同于一般的有机配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兼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具有多孔、大比表面积和多金属位点等特征,在气体贮存与吸附分离、催化、药物缓释和生物成像等方面大放异彩,在现代材料研究及化学化工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研究团队发表的四篇封面文章均围绕能源和环境展开--气体的分离与提纯和污染物的富集与检测,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题为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的论文第一作者为康子曦讲师,通讯作者为孙道峰教授。论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基于气体分离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二维化材料、孔径尺寸微调和与其他材料复合三个角度介绍了提高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气体分离的策略,并且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要面对的扩大化和稳定性问题,总结了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界面生长、电化学沉积和表面后修饰等。论文还对这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切换不同分离效果的膜材料研发等方面。该科研成果得到审稿专家充分肯定,认为很好地总结和讨论了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在气体膜分离上的研究进展,会引起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属于化学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262,文章页码为J. Mater. Chem. A, 2017,5, 10073-10091。

  论文请见: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ta/c7ta01142c#!divAbstract

  发表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上题为A non-interpenetrating lead-organic framework with large channels based on 1D tube-shaped SBUs 的论文第一作者是戴昉纳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孙道峰教授。论文第一次构建并且报道了具有2.4纳米孔径的多孔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该结构能够可逆的吸附与释放水中的碘单质,并且由于框架中含有的氨基官能团可以与含有磺酸根的染料分子形成超分子弱作用,故而此框架物可以选择性的吸附水中的染料分子(铬黑T、萘酚绿和甲基蓝),且在吸附完染料分子后,该框架结构展示出CO2气体吸附能力。审稿人认为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具有一维管状次级构建单元的非穿插金属-有机框架物,该结构由于存在一维纳米级孔道,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染料、碘单质等污染物,对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Chemical Communication属于化学类一区top论文,影响因子6.567。文章页码为Chem. Commun., 2017, 53, 5694-5697。

  论文请见: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CC/C7CC02134H?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rss%2FCC+%28RSC+-+Chem.+Commun.+latest+articles%29&utm_content=Google+International#!divAbstract

  发表在CrystEngComm上题为In situ confinement of free linkers within a stable MOF membrane for highly improved gas separation properties的论文,第一作者为康子曦讲师,通讯作者为范黎黎讲师。论文通过在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中原位组装客体分子,调节孔径大小为0.34纳米,同时含氮的客体分子加强了对于二氧化碳的吸附作用,有效提升了气体分离性能,氢气/二氧化碳分离因子达到24.3,氢气渗透率为1.02×10-6 molm-2s-1Pa-1。该膜材料还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适合应用于清洁能源氢气提纯领域。科研成果得到审稿专家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客体组装调节孔道的方法很好地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优势,使得到的膜材料在气体分离选择性和渗透率性能上达到了平衡。CrystEngComm属于晶体类二区期刊,影响因子3.849,文章页码为CrystEngComm, 2017,19, 1601-1606。

  论文请见: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CE/C7CE00102A#!divAbstract

  发表在Analytical Methods 上题为A visual test paper based on Pb(II) metal-organic nanotubes utilized as a H2S sensor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的论文,第一作者是2014级博士辛雪莲,通讯作者为孙道峰教授、王荣明教授和戴昉纳副教授。论文将金属-有机纳米管用于硫化氢的荧光猝灭识别,发明了一种可视化识别硫化氢的试纸,该试纸具有使用直观、稳定性高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为基于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可视化试纸制备提供了实例。该科研成果得到审稿专家充分认可,认为改进的双相固-液-固合成方法有利于提高产率,适合较大规模合成,制备的基于金属-有机纳米管的试纸,可用于可视化识别硫化氢,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一定的应用潜能。Analytical Methods属于化学类三区论文,影响因子1.915。文章页码为Anal. Methods, 2017,9, 3094-3098。

  论文请见: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ay/c7ay00627f#!divAbstract





【作者:张锋    来自: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汤平如】